close

棒球手套  

飛力資 (David Freese)的眼光,穿越眼前巨大的身影,直達一百二十二公尺遠的全壘打牆。他的眼光沒有停留在全壘打牆上,反而繼續延伸到聳立在正前方八百公尺遠的地標,也是聖路易城人人心中的驕傲 – The Gateway Arch (西進大拱門)。

 

飛力資舉棒之際,他的心神飛回到幼年,在聖路易城附近地區長大,從小觀看紅雀隊比賽,跟著吶喊,跟著雀躍,跟著惋嘆,跟著沮喪。他的觀照,來到一望無際的玉米田,純樸農夫的臉龐,周末嬉遊的同伴,這塊土地的父老鄉親,他們需要這一勝。

 

此時此刻,他的心中,沒有九局下半;沒有兩人出局;沒有兩好球;沒有對手已經聽牌,而且此刻領先兩分;沒有只差一個好球,大聯盟世界賽冠軍盃 (The Commissioner's Trophy) 將與自己擦身而過;他的眼中,更沒有投手丘上那個巨大的身影 - 德州遊騎兵投手費力斯 (Neftalí Feliz) – 身高190公分,全聯盟排名第五的救援投手。

 

場內觀眾的喧嘩聲遠去,場邊教練隊友的呼喊成為靜音。這天地洪荒,只剩我一人,只剩一件事,那就是將壘上兩名隊友送回本壘。

 

費力斯下一球投出,飛力資眼光駐留在本壘板前兩公尺半,抓住了這顆球的來路,順勢扭腰,打出了中央外野的安打,兩名壘上跑者奔回,雙方取得平手。

 

兩局之後,來到第十一局下半,兩隊狀況依然膠著,第十局各得兩分,處於平手。打席再度輪回到飛力資,壘上無人,又是兩好球的情況下,飛力資出棒,輕脆的一聲,全場觀眾,攝影機鏡頭,全世界電視機前的球迷,包括玉米田農夫,兒時的玩伴,大家的目光,完全聚焦,緊隨著球的弧線,懸在空中。記者張大嘴,卻無聲。包括投手,不,投手本身是不需要看的,因為從球飛出去的角度,他知道的,那是一支中間方向420呎的再見全壘打,終結比賽。紅雀隊因此取得三比三平手,得以進入第七戰與遊騎兵一爭寶座。

 

2011年,十月二十七日,ESPN記者宣稱,這是史上最精彩的一場棒球賽。

 

七戰四勝的制度下,德州遊騎兵隊挾三勝領先,占有聽牌的優勢,進入這第六場比賽。當是時,遊騎兵人人不可一世,頗有勢在必得的決心,各方賭盤也一面倒傾向德州隊贏球。誰又能逆料這樣結束比賽的錯愕。

 

第七局,遊騎兵從第一局就蹲著挨打,完全是一副衰敗公雞的頹喪。飛力資在第一局又取得兩個打點。全場遊騎兵投手群,總共投出破紀錄的四十一個保送上壘。紅雀隊最終以六比二,輕易取得第七戰勝利,留下大聯盟總冠軍盃。這是2011年的盛事。而飛力資也因此獲得季後賽最佳球員的殊榮 (他同時也得到當年國家聯盟冠軍賽的最佳球員)。

 

看完這場球賽,我深深受到感觸,成功的關鍵,在一口氣。

 

一鼓作氣,絕處逢生;氣衰勢竭,雖強猶敗。

 

職業球隊因為競爭,因為專業,因為薪資及種種聯盟規定,各隊的實力皆在伯仲之間。有人說球是圓的,有人說運氣最重要。沒有哪一隊佔有絕對優勢,這也是球賽吸引人看的重要因素。

 

1995年,三月七日,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球場 (Madison Square Garden, NY),美國NBA職業籃球賽,東區準決賽,紐約對上印第安納隊,七戰制第一場,事前沒有人看好印第安納隊。

 

打到第四節,剩下18.7秒終場,紐約尼克隊以105:99取得領先,只剩一次球權的時間。印第安納隊需要兩個三分球,或三個兩分球,才有可能打平,這在籃球比賽,是不可能會發生的。對於印第安納的球員或球迷而言,這場不贏球也沒啥緊要,反正只是第一場而已。觀眾席上,時尚名流,商場大賈,說笑者有之,閒嗑牙打發垃圾時間。有些觀眾已經起身離席,為的是提早前往停車場,以免待會兒塞車。工作人員打著呵欠,拄著拖把,準備清場。

 

這些人都錯了,事後這些紐約市的球迷,通通頓足懊悔。

 

球賽剩下 18.7秒,印第安納隊,球衣號碼31號的靈魂主將Reggie Miller 連投兩記三分球,其中一球是自疏忽的尼克球員手裡偷來的。偷來這一記球的時候,Miller人在兩分區,當是時,正是人仰馬翻,熱血沸騰的時刻。老米沒有即刻出手,先穩穩取兩分,落袋為安,反而運了一球,倒退一步,出了三分線才出手。這一球被拉利鳥人 (Larry Bird) 評為高手中的高手。惟有高手,才能血液冰冷,血管凍結,完全不受場裡場外的喧嘩所動容。惟有真正的高手,才能在此高張力的時刻,冷靜思考,瞬間的sub-second (秒內計時,據說真正的高手 – 無論武術或運動,能在秒內看著旁人的一舉一動,彷彿時間凍結,大家都慢動作般),作出當下最正確的判斷。惟有高手中的高手,才能豁達胸襟,身處驚濤駭浪,卻不為小利所誘,專注追求更高的境界。別忘了,高手此刻眼要看,腦要動,心欲靜,而招已出。高手不動如山,一動如風。

 

這六分只花了印第安納 5.4秒,兩隊平手。照說,尚存的 13.3 秒,尼克隊仍然擁有球權,穩站上風。誰知,老米如瘋神附身,搶回籃板,再下兩分,終場鳴笛,印第安納隊以107:105贏了這場球賽。老米在這場球賽留下了一個無人可以打破的神話 - 11秒攻進8分。鳴笛之時,所有尼克的球員呆立場中,不敢置信,不到二十秒前的勝利,從指縫溜走。賽後許多球員接受訪問,承認自己都還來不及搞清楚怎麼回事,就輸球了。

 

這個系列戰,最終是誰贏了呢?是的,印第安納以4:3 贏了這個系列。這最後的18.7秒,成了老米的經典。一代名將,於此役,浴火誕生。

 

成功關鍵,在誰的氣長,在於誰憋著最後一口氣。老米說:我不在乎別人怎麼想,戰至最後一人,我依然要拼了。

老麥克 (Michael Jordan) 說: I can accept failure. But I can’t accept not trying.

 

高手成功的另一個特質,我稱之為『出拳的穿透性』。比方說出拳碎磚,拳頭的預設著力點,應該在磚塊的背後幾公分,而不是在磚塊的表面上。如果聚精會神,專注在磚塊上而出拳,只會把自己的手敲疼。另外舉例,考試時,如果想考一百分,不能只準備一百分,那一定考不到一百分。必需要準備到一百二十分,一百五十分,才有機會考一百分。旁觀者的目光聚焦在磚塊上面,庸才將努力停留在一百分,甚至更低。所以他們無法體會高手的額外付出,以及他們透視目標的眼光。

 

所謂的高手,不過就是比庸人多了一些 – 額外的努力、超越的目標。

 

在人生的戰場上肉搏時,所有的人皆離棄你而去,心力交瘁快撐不下去了,一切指標指向你的失敗宿命時,想一想這兩場球賽吧。

 

即使逝去的日子已惘成追憶,如今能再度揮棒已是萬幸,懷想起待在少棒的時光,卻是千言萬語也說不盡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棒球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ngerR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